北京主治雀斑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714503.html

江南故事

杭州忆

太子湾公园谒太炎

太子湾公园,是杭州西湖周边公园的后起之秀,比之大名鼎鼎的花港、柳浪公园、白堤、苏堤、孤山、曲院等等,她确实成名太晚。但显然,目前的她已经成为了杭州、西湖最具盛名的代言。

有人说太子湾公园“霸占了西湖一半的美”,显然有点夸张——西湖让人留连的何止一个太子湾公园!但如果你将这句话看成是一个人对太子湾公园的特别钟情,那么一个情种对情人发自内心的形容,怎样说都不过分,何况这句话有时还让你感觉它不是那么出格。

应该怎样形容太子湾公园,我想,最好还是交给每个人自己吧!而且,只能交给每个人自己!

而你要怎样形容她,则一定请你去爱恋(这是自然而必然的)了以后再说。

每年春、秋,都是杭州太子湾公园最露脸的时候。

春天,自然界的花儿为太子湾增添无限艳丽,樱花与郁金香则是太子湾的花魁:数千株日本东京樱盛开时灿若云霞,与已经成为杭州花展主角之一的郁金香,同时竞放,美不胜收,成就了太子湾公园的不二花名,因此有人将太子湾公园的春天形容为“西湖最美春天”。

而秋天,除了大自然自己的色魔作怪,太子湾公园则还增加了人的着色——金秋婚庆使太子湾公园成为杭州年轻人拍婚纱照、办婚礼的必到之地,显然,解语花是秋季太子湾公园的花魁。

至于,是选择春天的樱花与郁金香还是选择秋天的解语花,则完全在于每个人的喜好了。但有一点则是清楚的,不论是春天还秋天,太子湾公园都不会辜负于你,仅这一点,就会让你轻松了很多,也给了你更多的生活可能。

而我,更愿意选择的是太子湾公园的水。这样选择有一个好处,就是避开了春天还是秋天这样让人头疼的选择难题,因为水之于太子湾公园,虽然四季各不相同,但却总是一如既往地让人心醉。

“自琵琶洲与流水相向南行,渐行渐闻然水声愈来愈大。当直上一小木拱桥时,但听得桥下流水欢歌,奔跳不息。再前行,复有一石砌拱桥跃然水波之上,自石桥望引水工和出水洞口,清波滔滔而来,涌至桥墩前一道横石坎处骤然下泻,轰鸣之声不绝于耳,使人有身临山谷深处飞瀑直贯的活水源头之感。”

这是网络上对太子湾公园水系的形容文字,我想,当你到过太子湾后,一定会对这样的形容感到索然无味。

曾经的一天,一个人,静静地站立公园某处的一架小桥,静静注视着水中不断轻轻晃动的倒影,静静听着似有似无的水流声,静静看着水面飘着的枝叶,直到最后,静静地听着我自己平稳的心跳声……

太子湾公园从年10月基本建成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我从一个热血青年业已变成为一个大腹的“油腻中年”,太子湾公园则从一位我曾经心中的青涩的村姑彻底嬗变成了一名丰满艳丽的城市丽人。

年从杭州大学毕业前,众师弟师妹们为即将毕业的三位师兄送行,特意组织到太子湾公园一游,而也因此一游,将我对太子湾公园的深情彻底埋藏在年5月的天。证据,则是10年我写的关于太子湾公园的一篇文字。

杭州忆——我的太子湾公园(写于)

太子湾公园位于杭州南山路的西头,西湖的西南角。外地来杭的旅游者如果事先不做好功课,或者不是旅行团安排好了,估计不少人会错过她。

西湖边其它公园基本上都在你的眼睛里,或者说就在你的脚下,你信马由缰游西湖,顺时针或逆时针均不限,随意走过去,不用寻找,湖滨、涌金门、柳浪闻莺、花港、苏堤、植物园、花圃、白堤,一个一个,自然地就进去了。

但走着走着,太子湾公园可能已经被你落在身后了,因为她象一个害羞的少女,藏在南山路南侧的树林里,你如果没有做好追求她的准备,就会轻易地与她错过。南山与太子湾公园之间,有一条约十几米宽的林带,宛如太子湾公园的纱盖,你必须揭开它才可能一睹她的芳容。而这条由各种灌木组成的“纱盖”实在太不起眼,林里还停了无数的自行车、电动车,乱得很,一个不清楚的人,真的不会想到那里面还会有一个让你做梦的的美人,太子湾公园。

经过园艺师二十多年的巧手打理,太子湾公园越来越精致。来自西湖的水从高高的山坡流下,“积水成潭,截流成瀑,环水成洲,跨水筑桥”,这种形容已经让你不想放弃她了吧。远近闻名而来的旅客(是游客)越来越多,一到假日,公园里必然人满为患。因此,太子湾公园也就不仅是我的公园,也是你的、他的、大家的公园了。这让我有点难受,说不清楚的一种情感,好像别人侵占了我的领地,又好似自己恋着的女孩有很多人也在恋着她,心里有些堵,反正是不开心。

太子湾公园属于杭州的新人们。一年四季,来此拍结婚照的人从未断过,特别是郁金香、樱花或其它花开放的日子,无数的新人们就会集聚于此,为太子湾公园添上一种花——解语花,与花争艳,与人争艳。每年十月的大型浪漫婚礼,也成了太子湾公园的特色景观。

太子湾公园属于喜欢照相的人,这里的所有季节、所有景色均可入画,随你采撷;太子湾公园属于恋人,不用选择,随意一个地点,都是爱人们表达爱意的好去处;太子湾属于……。不再排比了,太子湾公园已经嫁给了所有人,是天下人的永远美丽、越来越美艳的新娘。

但,这个太子湾公园已经不是我的太子湾公园,我的太子湾公园留在了年5月杭州的天。

那时的太子湾公园开放还不足一年,因为新开,不用门票(杭州其它公园那时可是需要门票的),也因为新开,游人很少,当然更没有象现在这样多的外地旅客来打扰她了。杭州大学政治系研究生十多个师兄师弟师姐师妹来到了这里,并将此行作为送别我们三个即将毕业的师兄的活动,说不出的开心。

进到公园不久,明显地有一种青涩的感觉,如同一个还没熟的青苹果,特别是靠近南山脚,没有一点作为人造公园应有的细致感,而是有些野,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山边灌木林丛自然的野,感受着这种野。公园里也没有其它人,太子湾公园还是一个没见世面的青涩少女,一个村姑。那小溪,远没有现在的气势,大些的水面形成的水池感觉象我家乡的水塘,也带着野气。公园里花很少,只在几个地方有一些规模并不大的花丛,纯粹只是点缀。山脚下零散地开着些叫不出名的野花,显得有点单薄。

一行人嘻嘻哈哈绕过迷你山坡,走上那原木铺就的桥,慢慢地才生出些亲切感来了。

来到公园西北角,一片绿草让我们停下了脚步。各种公园里看得多的是矮草,如同地毯。但这片草则不同,叫不出名,长可及膝,踏上去则如同走在棉花上,松软异常,让人有躺下的欲望。我们真的就随着欲望躺了下来,由于草实在长,躺下后身体都快要被草淹没了,你看不见我了,我却在与草作着最亲密的接触。我们脱了鞋、解开衣服,在草地上打滚,趴在草地上假寐,也不管青草是否会将衣服染了色,就是要让自己放得更低些,身体与草地接触多些、再多些。小师弟们还有人在草地上玩倒立,另一些人则利用倒立者练起了杂技,打打闹闹,全然成了十来岁的顽童,在草地上尽情地折腾自己,也折腾别人。反正公园里没有其它人,这里就是我们自由的天,自由的地……。多长时间过去了,大家都没意识到,只是天色看着晚了,才想起必须得回了,于是才极不情愿地从草地起身,与小草告别。

现在想来,那时的太子湾公园绝没有现在的太子湾公园这样丰满,这样成熟。也许也正因为她丰满了、成熟了,才会成为大家的情人,可她真的不是我要的新娘,这也许是为什么虽然经常到杭州,但不太愿意再去太子湾公园的原因了吧。不解风情的我,记着的依然是那个青涩少女般的太子湾公园:没有那么多的鲜花,没有那么多的人潮,没有如城市美少妇般的媚,不带一点点的俗,有的只是清新、朴实、恬静,还有一点野性。

我,一个来自农村的野孩子,就这样爱上了年5月的太子湾公园,那个村姑,不可救药,死不改悔!

太子湾公园吸引我的,还有与她一起长存的两个灵魂以及他们的故事。这两个灵魂一个叫张苍水,一个叫章太炎。

隔着一条小溪坐落在太子湾公园的东侧有张苍水墓和章太炎墓。从先后来说,是先有张苍水墓后有章太炎墓,而且,如果此处没有张苍水墓,也就不会有章太炎墓,因为正是仰慕张苍水,章太炎才希望自己死后能葬于张苍水身边。

从历史角度来说,这是一段佳话,而从个人来角度说,两个人死后都经历了一场“难”,历史与个人往往经常开着这样或那样的玩笑:在历史中被铭记的人一般都经历过个人的劫难。

关于张苍水,不是读历史的人知道得并不多,而即使是读历史的人也不一定知道得很清楚。我关于张苍水的了解,也正是因为当年在太子湾公园拜谒他的墓后再去查看才知道了一些。

张苍水,名煌言,字玄箸。张苍水在宁波的故居坐落于宁波市内海曙区苍水街号,由三合院住宅及书房等组成,为其父张圭章所建,后一直为张氏后人居住、修建,解放后经各种运动倒是还没有被彻底“消灭”,年经整修而被较完整保存着。

带有玩笑性质的是,张苍水是鄞县人,现在的宁波海曙区原为鄞县的地界,设宁波市后海曙区则为宁波市的三区之一,鄞县单独列县,海曙区与鄞县已无关,而现在鄞县已被撤,成为了宁波市的另一个区是为鄞州区。这种地域关系有点乱,我们可以不去管它,只要知道张苍水是鄞县人即可,不要记住它是宁波人,因为鄞县才更具有历史意义,张苍水应属于鄞县而不是宁波!

张苍水为南明儒将,能文能武,是一个文学家又是一名民族英雄。著有《张苍水集》行世,内收《冰槎集》、《奇零草》、《北征录》等。而最让人崇敬的是他的抗清事迹。在当时清朝侵入中原民族危亡之际,他在东南沿海及长江下游地区奉明鲁王监国,并联合江南义兵和郑成功部队英勇抗击清兵,终因势孤兵败隐居海岛,后又遭叛徒出卖而落入敌手。网络词条这样介绍这位抗清人物的遭遇:

面对清廷高官厚禄的利诱,这位铮铮铁汉宁死不降,康熙三年(一六六四)九月初七,在杭州弼教坊慷慨就义。此前三天,他的夫人和儿子已为清廷杀害,家破人亡。眼看英雄身后竟要抛尸旷野,这时,有西湖白莲洲留锡庵僧人超直,又称为石和尚,与苍水先生是鄞县同乡,钦佩他的高风亮节,冒着杀身之险挺身而出,治棺木收殓了英雄遗骨,暂厝宝石山僧舍。随即,又在鄞县纪五昌、万斯大等同乡和杭州义友张仲嘉等人资助下,在南屏山北麓觅地为张苍水建坟安葬,请曾与张苍水一起在浙东抗清的战友、坚不仕清的大学者黄宗羲撰写了《张公墓志铭》。

张苍水遗骨的安葬是在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建坟后,为避清廷耳目,称之为“王先生葬处”。墓前仅草草立一碑石,石上题“王先生墓”。在此后清康熙、雍正两朝的七十余年中,墓名一直这样称呼。官府固然不明底细,民间也仅有少数人知情。而且,墓的外观也一直保持普通百姓墓葬的面貌,甚至常年埋没蒿莱,荒僻难寻,以致若干年后,撰写张苍水墓志铭的黄宗羲前来凭吊忠魂,到了南屏山下寻寻觅觅好长时间,才找到张墓,一洒追思战友的潸潸热泪。事后,他在《寻张司马墓》一诗中写道“夜台不敢留真姓,萍梗还来酹晚鸦。”夜台意即坟墓,“不敢留真姓”正是指张墓“姓”王的严酷境遇。

“王先生墓”恢复原姓,是清乾隆初年的事。那时,清朝统治已相当稳固,政治迫害代之以笼络人心。大约至迟不晚于乾隆八年(一七四三),杭州一位叫吴乾阳的道士,筹资重修张苍水墓,辟筑墓道,竖立神道碑,碑上刻由乾隆元年(一七三六)进士、著名学者鄞县人全祖望撰写的《明故权兵部尚书兼翰林院侍讲学士鄞县张公神道碑铭》,详述张苍水一生经历,誉之为“啼鹃带血归南屏”。“王先生墓”的真相,这才大白天下,人们知悉后不胜唏嘘而又快慰,张苍水可能含笑九泉了!清朝为笼络人心,还给苍水先生追谥“忠烈”。

“王先生”终得见天日而为“张先生”!

而他死后的这种经历则不禁让人对历史多了一分唏嘘!

由此联想到钱谦益与柳如是,想到嘉定三屠等,再想到“王先生”之所以是“王先生”、“王先生”之所以又成为“张先生”、“张先生”又被追谥为“忠烈”等等,都与清廷有关,那么对历史就不只是多了一分唏嘘,而是万分感慨了!

国学大师章太炎,乃同盟会的早期会员,年会同蔡元培等人发起成立了光复会,与很多先辈一起推动了反清的辛亥革命。

据介绍,章太炎的遗言有云:“设有异族入主中夏,世世子孙毋食其官禄。”由此可见章太炎先生的心声,也因此可理解为什么章太炎先生对张苍水极端崇敬,生前就表示与张苍水“生不同辰,死当邻穴”。

幸运的是,他的遗愿还是得到了实现,只是,实现的过程却经历了让人无法想象的磨难。

年章太炎先生病故。《早报》报道此消息时称,“全国朝野表示惊悼”。国民政府拨专款三千元作为章太炎先生的治丧费,在张继、居正、冯玉祥等人的努力下,南京国民政府决定为他举行国葬。

国葬令全文如下:“宿儒章炳麟,性行耿介,学问淹通。早岁以文字提倡民族革命,身遭幽系,义无屈挠。嗣后抗拒帝制,奔走拥法,备尝艰险,弥著坚贞。居恒研精经术,抉奥钩玄,究其诣极,有逾往哲,所至以讲学为重。兹闻溘逝,轸惜实深,应即依照国葬法,特予国葬。生平事迹存备付史馆,用示国家崇礼耆宿之至意。此令。”

但因抗战爆发,国葬只好暂且搁置。按章太炎此前遗愿,应将他安葬到杭州他自己选好的张苍水墓侧,在日本侵略、家国不宁的情况下,他的家人在南下逃难前暂浮葬章先生于苏州章家后花园。

年11月,苏州沦陷,日军闯入章家后花园,见坟墓没有墓碑,以为内埋财宝要挖开看个究竟,一位日本军佐得知此为章太炎墓后,制止了日军。这位军佐几日后还特来拜祭,并在墓旁立了一个木柱,上书“章太炎之墓”。从此,再没有日军前来骚扰。

章太炎地下有知,了解到自己的墓曾与侵华日军有过这样一次交集,我无法想象得出他会作如何感想。但有一点起码让人感到是一种安慰:侵略者之日本军人也对一个有节气的知识分子予以了足够的尊重!章太炎先生的风骨当得起所有人对他的尊敬!

年,在周恩来总理的过问下,江浙两省共同成立了治丧委员会,为章太炎先生举行了安葬仪式,将他的灵柩从苏州迁葬于杭州西湖边,紧邻张苍水墓,墓前树“章太炎之墓”小篆大碑,碑文系年章太炎自篆。至此,章先生终得实现与张苍水“生不同辰,死当邻穴”遗愿!历史看来还是好心的!

但谁都想象不到,最让人心痛的事发生在章太炎被安葬在张苍水墓之侧后的日子里!

“文革”中,章太炎的墓被造反派的“兵将”们掘开,棺椁被取出,章太炎的遗体被拖出弃之荒野以致几日后腐臭!后虽由一位好心的园林工人将章太炎先生的遗骸收拾埋于南屏山脚,但这一死后被人开棺弃尸的人间惨剧,岂是文字所能描绘得出?!

一生反“异族”入侵的章先生,在苏州沦入日本侵略者之手时,因风骨高尚他得到了入侵者的尊重,但他却在自己的国家被自己民族的人以惨绝人寰的方式予以侮辱!这是怎样的历史错乱,又是怎样的人间悲剧!

这不是他个人的悲剧,这是社会文明的悲剧!

年文革结束后,中共中央为章太炎平反,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有关部门重修了他的墓地,在墓茔落成前三天,章太炎的遗骨才被找到,至此,他的残留遗体被放入甏内封口后葬入墓地新址,仍然位于太子湾公园旁张苍水墓地一侧。

年至太子湾公园拜谒章太炎先生墓时,我情绪平静。今天,当我再次整理这些文字时,却抑不住的内心情绪激荡!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ziganga.com/tzgjd/6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