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临床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news/a_5721241.html

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以及《红楼梦》都让人百看不厌。《水浒传》流传至今已有多年了,书中将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各个描写得栩栩如生,这些草莽英雄“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

有一句话叫“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为什么这么说呢?《水浒》反映了江湖的侠义精神,讲究一个“忠”字、一个“义”字,我们现在会说“这人仗义”、“那人不仗义”,其实都是从《水浒》来的。人在年少的时候容易不辨是非,会为此犯错误,比如结帮打架、乱讲义气。为什么“老不看《三国》”呢?《三国》讲的都是谋略,人在年老的时候心里要干净点儿,别老看那种事。

《水浒传》我是小时候看的,给我的印象很深,不过我非但没有学坏,还学好了。《水浒传》写于元末,尽管一般我们都说元末明初,因为作者施耐庵是年去世的,而年是明朝的第一年,也就是说明朝开国第三年他就去世了,所以严格意义上讲,他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元末完成的,四大名著里按时间顺序它是为首的,是第一位的。而元末跟宋代的生活非常接近,因为元朝的统治者主要是蒙古族,他们对江南风俗习惯的影响很小,所以中原以至江南这一大块地区的生活,基本上元末跟宋代的变化不是很大。从这个角度上讲,书中对这一地区民俗民风的记载就有非常高的价值。

清雍正粉彩水浒人物大瓶正面:忠义堂

高80厘米观复博物馆藏

这件粉彩水浒人物大瓶可能远一点儿看还不会觉得太大,但离近时就会感觉非常庞大。瓷器能烧这么大很不容易,这件在烧之前大约是1米高,瓷器烧完了会收缩,现在大概还有80厘米高,差不多收缩了1/6~1/5。这件东西最重要的价值是它所表达的内容,它上面画的不是我们常见的山水花卉、翎毛走兽,而是画的人物,而且这些人物都是有确切所指的。

对中国文化史稍有了解的人一眼就知道这上面画的是《水浒》人物。这是一件画着《水浒》内容的粉彩大瓶,非常罕见,而且很完整,我这么多年看到的只此一件。从它可以看出《水浒》在这个时期是深入人心的。把它做成这样的艺术品,艺术家应该下了很大的决心。首先是构图,要把这一百单八将全部排好位置,然后打出草稿,再逐一画出来,最后还要给每个人标上名字,这一点太重要了。一般情况下,瓷器中很少有这种给每个人标上名字的,有了这个,我们就能对应地找到所有我们想知道的人。

上面每个人各持兵器,表情、动作也都不一样。《水浒传》本身对人物的描写就是这样,非常个性化、生动传神。比如一说起“黑旋风”李逵,就可以想象他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书中对人物的性格描述得特别到位,它在这里传达的是今天常常被我们忽略的一种文化精神——兄弟情义。古人认为,兄弟之间的情义是非常高的,所以兄弟之间的背叛是非常可耻的,我们的文化一直在传达这个信息。比如中国人常讲伦常关系的“五伦”,首推君臣,其次父子,再次就是兄弟,然后才是朋友,夫妻搁在最后,可见兄弟之间情义的珍贵。

《水浒传》主要描写的就是兄弟情义,它所表达的这一主题现在影视剧还在不断地演绎,比如电影《集结号》等。请注意,这种兄弟情义,我们古代的登峰造极之作就是《水浒传》,把它画在这样一件瓷器上,可见对文化的一种尊重。这件瓷器又历经将近年保存至今,对我们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难得的,看它一眼都是幸福。

《水浒传》中所表达的内容实际上在这件瓶子上都有表现,比如它上面写着“忠义堂”。我们都知道,《水浒传》整个故事的进展是一个由聚义到忠义的过程,比如忠义堂前身叫聚义厅,大家聚在一起,然后改名成忠义堂。什么时候改名的呢?在这本一百二十回的著作中,是在第六十回中改名的,正好在中间节点上,由“聚义”改为了“忠义”。“忠”和“义”是两个内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ziganga.com/tzgtq/10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