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上海的港口和对外贸易的发端,始于青龙镇,这个地方更是在很长一段时间被世人称为“上海第一古镇”。

随着近几年的考古发掘,以及,上海青浦青龙文化研究会的深入研究,繁荣的唐、宋名镇,逐渐的呈现在了世人面前。在唐宋时期,坐落在吴淞江下游近海处的青龙镇繁荣昌盛,有着“东南巨镇”的美誉,最终,发展成当时极富盛名的交易港口。

青龙镇遗址,位于上海青浦与嘉定两区的交界处,北面就是吴淞江,始建于唐天宝五年,是上海最早的进口贸易港口。青龙镇的传说在当地家喻户晓,据友人介绍:在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在那里训练东吴军队,士兵训练所乘坐的船名为“青龙战舰”,后来,人们就以青龙镇命名此地。

吴淞江河口,还有一个名字叫“沪渎”,沪渎在梁简文帝的《吴郡石像碑记》中,是这样解释的:“将竹子插在水中,竹子与竹子之间用网连接起来,依靠涨潮落潮,鱼虾困在网上跑不掉,这种捕鱼工具称作‘沪’,一般布置在形似喇叭口的河道中,后者又被叫做‘渎’,‘沪渎’之名也就由此而来。”

公元年,五斗米教道士的孙恩带领着起义军攻破上虞会稽等地,朝廷派遣袁山松来到吴淞江,为了抵御孙恩进攻修建的堡垒,也因此,其地名又被叫做“沪渎垒”。后来,沪渎常被文人应用于诗词之中。“沪”本是渔民捕鱼工具,渔民为了便于分辨,根据沪的特性改其名为“簖”,用以来分辨“沪”和“簖”。

走在青龙古镇的石板路上,看着两旁的老旧建筑,很难想象,在几千年前这里曾是个商业重镇。此时,繁荣昌盛的样子已不复存在,只有青龙塔酒坊桥和各种民间传说流传至今。青龙塔位于青龙寺内,青龙寺始建于唐代,占地60几亩,寺院总面积更是达到了余亩,本名叫做报德寺,后几经易名。

在公元年,青龙寺得以重建,与之同时施工的还有当时被称作海上路标的青龙塔。青龙塔高七层,砖木结构,因为,当时吴淞江江面非常宽广,商船来往都看不到港口的位置,高入云天的青龙塔就起到了灯塔的作用。来往商船依靠着青龙塔的位置就能找到港口,可见,青龙塔在青龙镇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吴淞江在古时候称为“松江”,太湖水经由此处直通东海。青龙镇依靠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顺势发展为当时有名的港口,大唐时期不少文人墨客都在其作品中有所提及。在五代十国时期,青龙镇比之唐代更为繁荣,在当时,已经是极富盛名的国际性港口。

青龙镇是吴越境内唯一的通商口岸,和日本、朝鲜古国、契丹等国家都有商业合作。到了北宋,有着“小杭州”之称的青龙镇其发展更甚,并在公元年设立成城镇,派遣将军维持城镇治安维护,水路巡检司管理监察城镇收入。

到宋仁宗时期,城镇发展建设越发完善,修建了官府、学校、监牢、茶肆、酒肆等。后来,又设立了市舶司来管理商舶,征收关税,收买进口物资等。据陈林的《隆平寺藏经记》记载:“福建、广东、广西甚至日本、高丽的商船都经常停泊于此......”

在《隆平寺灵鉴宝塔铭》中也提及了:“杭州、苏州、湖州、常州等地的商船每月都有,福建的漳州、泉州,浙江的明州、越州等州的商船一年要来两三次,就连广南、日本、新罗等地的商船每年都至少来一次......”

青龙镇依靠天时地利,发展极快,俨然一副都市模样,北宋应熙为此专门写了一篇《青龙赋》以表达对青龙镇的赞赏:

“粤有巨镇,其名青龙。控江而淮浙辐辏,连海而闽楚交通。平分昆岫之蟾光,夜猿啼古木;占得华亭之秀色,晓鹤唳清风,咫尺天光......回首西江市上,无限逍遥。奇哉圣母池,异矣观音庵。曾闻二圣之感应,曾卫高皇之危急。猗欤美哉!惟此人杰而地灵,诚非他方之可及。”

这其中,写了青龙镇何以发展至今,成为交通枢纽,正式提为城镇,派遣专员管理,设立官吏学院,街道繁荣,高屋建瓴......并且,对于青龙镇,他给与了极大的肯定。

一个城市的兴旺在于交通和流动,在过去的时候没有公路和飞机,交通基本上都是走水运。青龙镇靠着吴淞江的优势,形成了“以港兴贸”,“以贸兴市”的商业模式,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

南宋末期,吴淞江流速变慢,再加上水网遭到破坏,农民将水道占为己有来种植农作物。而商人也将农田水闸纳入航道,导致河底淤泥沉淀,水道变窄,商船无法顺畅到达青龙镇港口。而后,港口迁移,赖以生存的地理优势不复存在,青龙镇的各行各业也就随之萧条落寞了。

元末明初,土匪横行,已经日渐衰败的青龙镇还是难逃厄运,惨遭洗劫,嘉靖年间更是遭到倭寇焚烧掳虐,房屋、寺院损毁严重。到这个时候,青龙镇往日门庭若市的繁华景象早已不复存在,到解放前这里已经彻底沦为了乡村集镇。

到了明嘉靖年间,曾设县治于青龙镇,后又移青浦县治至唐行镇,青龙镇因有旧青浦之称。现已取消建制并入了白鹤镇辖区。

参考资料:

『《上海第一古镇——青龙镇》、《都会遗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ziganga.com/tzgtq/10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