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防治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60927/4972586.html

“说起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小说《三国志演义》以此开篇,正如《平家物语》开头所说的“诸行无常,盛者衰”一样。

接下来,小说围绕这一主题,列举了周末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时期、秦统一帝国、楚汉对立、汉统一、三国出现等历史变迁。此后,中国历史又经历了晋、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五代、北宋、南宋、金代。元、明、清三朝虽然长期保持统一,但进入20世纪后,中国又经历了军阀割据、国共内战等分裂局面。从这一点来看,似乎中国历史上确实存在着一个统一和分裂的循环。

但是,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和分裂只是一种偶然现象,它在世界历史中并不具有普遍性。比如说欧洲,它的面积和中国不相上下,但实际上,它一直处于分裂状态。统一分裂的循环论甚至不如“行无常、盛必衰”的普遍性。不仅如此,中国历史观把统一作为正常状态称为“治世”,而把分裂看作是“不正常”的“乱世”。统一与分裂的循环,也就是治世与乱的循环,即“一治一乱”(《孟子·滕文公下》)。那么,统一就意味着和平,分裂就意味着战争吗?并非如此,在分裂状态下维持局部和平的例子数不胜数。所以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统一分裂循环论只不过是后人强加在一起的一种观念性结论。

从这一点上,我们不禁要问,汉末后的人们是否真的认为“合久必分”,认为汉王朝的灭亡和三国的建立是必然的。三国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汉对立后的第三次分裂时期。但是春秋战国是在中央集权帝国之前出现的,楚汉对立是内战,而不是分裂。再加上秦统一的时间太短,所以楚汉之争看起来就像是战国时代的延续。

与之相比,汉朝持续了多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汉王朝在半路上遭受了王莽的灭顶之灾。东晋、南宋虽然也有东晋、南宋的例子,但东晋、南宋都是在异族的围攻下逃到南方才幸存下来的。在中国历史上,作为统一王朝复活的朝代只有后汉。所以,生活在后汉末年的人,如果认为汉王朝不朽,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自高祖刘邦开始,汉朝就奉行非刘姓者为王的原则。非刘姓者想要称霸天下,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如此强盛的汉朝灭亡,而且还是第一个长期王朝,这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由此可以看出,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分裂的时期。

同样,这种分裂状态是否如小说中所说的“分久必合”,以及当时人们是否认为分裂必然会走向统一,这同样值得怀疑。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从西晋短暂统治三十七年到隋统一(年),其间经历了漫长的分裂时期。在三国时期,中国可能会像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欧洲那样分裂。这个时代的人们处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是统一还是分裂,最终人们在这种不安定的状态中产生了强烈的统一欲望。

如果没有想象到汉朝灭亡给人们带来的震撼与不安,那么我们就很难真正了解三国时代。历史不能简单的解释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所以我们应该从开头这句话开始就与小说分道扬镳。

三国末年,魏国灭蜀,魏国由晋改为司马氏。而吴则是奄奄一息。重归统一只是时间问题。正是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文学青年,从山东乡下来到都城洛阳,写下了一篇几乎囊括了三国时期的作品。这人正是左思。左思出身贫寒,其貌不扬,却博学多才。他把纸和笔放在家里的门口,院子里,甚至厕所里,只要一有灵感,他就马上记录下来,废寝忘食地创作。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这本名作《三都赋》终于流传至今。“三都”指的是蜀都城成都,吴都城建业(今南京市),魏都邺(今河北省临漳县)。

赋是汉代流行的一种美文,它的主体是韵文。《三都赋》是对上述三座都城的一首赞歌。作品一开始是西蜀的公子,赞美蜀风光明媚,物产丰饶,人民生活奢侈,蜀地文人辈出等等。东吴王孙笑了笑:“你这是乡巴佬的自吹自擂,蜀不是已经灭亡了吗?

接着东吴王孙夸奖了吴国:“首先,我吴国有海有湖,有大江大河,还有南方诸国越南。我们出产的珍珠和无数珍宝,不是你们蜀中能比的,天上有月亮,地上有王八。这样的好东西,北魏的乡巴佬恐怕一辈子都见不到。在我们吴国,钓鱼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在黄河上钓鲤鱼,岂不是和井里钓鲫鱼一样?没错,古时候的舜帝和禹,都是出生在北方的,但是他们都死在了南方。不就是因为南方的美丽和富饶吗?在嘲讽蜀的同时,也不忘给魏一个下马威。

一直没有说话的魏国先生终于开口了:“你们两个别胡说八道了。”自从开天辟地以来,世界的中心就在中国,也就是中原。那些偏僻的地方,住着的都是些胡言乱语的野蛮人。

你们蜀和吴,自然条件再好,也不过是蛮夷之地,怎能与继承圣人传统,以仁德治国的中国相提并论?魏继汉王朝以后,受天命之命,君临天下。现在又听天命,把天下拱手让给晋,甘愿做他的臣子。这是何等的决断。与之相比,蜀如笼中之鸟,吴则如井底之蛙。你们蜀和吴,不是都是流放犯人的地方吗?蜀灭亡了,吴的日子也不会太长了。

听了魏国先生这番话,西蜀公子、东吴王孙都哑口无言:我等真是有眼无珠,不知泰山。就像天上没有两个太阳,地上怎么可能有两个皇帝?三人的争论,在晋之后,终于落下了帷幕。虽然内容幼稚可笑。

首先,中国北部黄河流域是当时文明的中心。江南、长江以南、四川盆地都是异族聚居的地方。光看“蜀”字,就知道里面有虫,指蛾蝶类的幼虫。“吴”字有“口”之意,意为“大”,指的是后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但自秦汉以来,北方汉人不断向南迁徙,这片被称为蛮夷之地的地方,在当时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开发。西蜀公子、东吴王孙自夸其美丽富饶,自夸自夸。

可见当时蜀和吴的建国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魏国先生却极少提及自国物产,当然这可能是为了强调他在道德上和精神上的优势。但是,由于长期的战乱,中国北方几乎没有什么值得吹嘘和吹嘘的东西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今天中国“政治中心在北京,经济中心在上海”这一南北地域特征的雏形。

第二个原因,魏国在政治上的优势,是因为他背后有古代皇帝的支持。秦汉时期,尤其是后汉时期,基本形成了这种政治思想。因此,汉魏改朝换代正是这一政治思想第一次付诸实践的例证。蜀人都知道自己是汉王朝的继承者,和魏在正统上展开了一场较量。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围绕正统而产生的纠纷。由正统思想引发的王朝革命与纷争,在后世时有发生,而三国时代则是这一问题的起点。

《三都赋》一方面写边陲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写中国北方文化传统,二者之间似乎存在着矛盾。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边境地区的发展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北方的正统性。两者相辅相成,最终不但没有减缓,反而促进了中华势力圈的扩大。中国三国之后的漫长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中华疆域扩张的历史。

据说,左思在写《三都赋》的时候,就排除了赋这种常见的夸张和虚构,而是通过查阅文献,向实地考察的人打听。

尽可能接近事实的叙述。可以想见,《三都赋》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三国形势和地位的认识。它所描绘的世界,与小说《三国志演义》有着天壤之别。

顺带一提,这种《三都赋》中三人轮流登台自夸的表现手法,早在汉武帝时期就有先例,当时文人司马相如曾写过《上林赋》、《子虚赋》。这种文艺形式的原型来源于民间,本来就是一种自吹自擂,和别人比高低的游戏。后来继承和发扬,甚至影响了日本。如空海《三教指归》、明治时代江兆民《三醉人经纶问答》等,均仿效于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ziganga.com/tzgtq/10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