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白癜风应该注意什么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54891.html
《新洛神》曹植剧照

近年来,穿越题材的小说、影视颇为盛行。现代人穿越回古代,或为帝王,或为将相,睥睨天下,建功立业,荣华富贵,唾手可得,可谓风光显赫。但有一点奉告诸君:若您能控制时光穿梭机,那就不要让它把你送回曹魏作王爷;若您无法控制时光穿梭机,那就祈祷,千万不要让它把你送回曹魏作王爷。因为,曹魏的诸侯王们,其实“混”得很惨的。

魏晋之际人陈寿、袁准,对曹魏诸侯王们的遭遇,皆有大致相同的论述。如陈寿说:“魏氏王公,既徒有国土之名,而无社稷之实,又禁防壅隔,同于囹圄;位号靡定,大小岁易。”袁准说:“封建侯王,皆使寄地,空名而无其实。王国使有老兵百余人,以卫其国。虽有王侯之号,而乃侪为匹夫。……诸侯游猎不得过三十里,又为设防辅监国之官以伺察之。王侯皆思为布衣而不能得。”那么。曹魏时期的诸侯王们,都遭到哪些“非人”的待遇呢?

一、曹魏诸王随时有性命之虞

若资质平庸,无夺储或夺位能力的皇子,一般可保性命无虞。但若才华出众,有夺储或夺位能力的皇子,引起储君或皇帝的猜忌,则性命堪虞。在这方面,陈王曹植的遭遇,堪称典型。

曹植才华出众,出口成章,颇受父亲曹操赏识,更为时人钦仰,是储君之位的“热门”人选。反观其兄曹丕,虽也才华不菲,可圈可点。但若与弟弟曹植相比,譬如萤虫比皓月,燕雀比凤凰!对曹丕而言,在众多兄弟中,唯有曹植是自己竞争储位的最强对手。兄弟二人各自结党,势同水火,攻讦不已。

曹操最终还是倾向于擅长治国的曹丕,立其为储。曹丕即位后,清算“旧账”,必欲置曹植于死地。著名的“七步诗”,即发生于此时。

此外,当时坊间津津乐道的曹植与嫂子甄氏有染的传闻,日嚣尘上,搁今天,绝对妥妥地霸占热搜头条!

偏偏不知好歹的曹植,此时还不知收敛,竟卖弄文采,洋洋洒洒地撰写了传诵千古的《洛神赋》,将那桩或许是子虚乌有的“奸情”,彻底给“实锤”了。

争宠、争储、争妻,曹植如此做派,对曹丕而言,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对曹植、甄氏痛下杀手,也算是正常男人的正常反应了。由此可见,皇帝的弟弟,曹魏诸侯王,这些显赫的身份,在特殊情况下,毫无作用。曹魏诸王性命之轻如鸿毛,由此可见一斑。以至曹操子中山王曹衮,勤奋好学,其左右侍从,多曹丕派遣伺察之辈。因感曹衮精诚好学,向曹衮明言“受诏察公举错,有过当奏,及有善,亦宜以闻,不可匿其美也。”于是上奏曹丕,称颂其美;曹衮得知后,竟吓得面无人色,告诫诸人说:“修身自守,常人之行耳,而诸君乃以上闻,是适所以增其负累也。且如有善,何患不闻,而遽共如是,是非益我者。”大概就是说,千万不要捧杀我啊!

二、曹魏诸王徒有虚名—“虚封”

当然,作为王爷,如果能有很高的政治经济收益,那风险高点还能忍,但曹魏的诸侯王连这个也没有!因为曹魏的诸侯王都是“虚封”的。所谓“虚封”,是指曹魏诸侯王虽有爵位名号,但在其封国内,实际上并无领兵、治民、征赋等军政、财政权力。因此,曹魏诸侯王,大多生活困窘。如曹植在《迁都赋序》中抱怨“连遇瘠土,衣食不继”。在《社颂序》中又抱怨道:“余前封鄄城侯,转雍丘,皆遇荒土。……经离十载,块然守空,饥寒备尝。”在《转封东阿王谢表》中又抱怨说:“桑田无业,左右贫穷,食裁糊口,形有裸露。”

曹植剧照

各王国虽设置军队,但大多是附会典制、装饰门面所用,且几乎都是老弱病残,无战斗力可言。即便如此,朝廷还经常将其中少得可怜的丁壮调遣、征用殆尽。曹植在给魏明帝上奏的《谏取诸国士息表》中抱怨道:

所得兵百五十人。皆年在耳顺,或不逾距(《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国有士子合不过五百人。

《三国志·曹植传》也记载:“时法制,待藩国既自峻迫,僚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老,其数不过二百人。又植以前过,事事复减半。”

三、曹魏诸王封国迁徙频繁

曹魏文帝、明帝为防止诸侯长期居住一地,与地方势力交结,而频繁迁徙其封土,这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上,恐怕都罕有其比。如曹操子曹彰在黄初三年(年)“立为任城王”。四年,薨。子曹楷嗣,“徙封中牟”。五年,“改封任城县”。太和六年(年),“复改封任城国”。正始七年(年),“徙封济南”。

曹彰剧照

曹植于黄初二年贬爵安乡侯,不久改封鄄城侯。黄初三年,封鄄城王。黄初四年,徙封雍丘王。明帝太和元年,徙封浚仪。太和二年,复还雍丘。太和三年,徙封东阿。太和六年,“以陈四县封植为陈王”。频繁的迁徙封地,给诸侯王们的精神、健康,也带来极大的伤害。《三国志·曹植传》:“十一年而三徙都,常汲汲不欢,遂发疾薨。”

四、严禁诸侯王往来及与他人交往

曹丕即位伊始,就匆忙禁止宗室诸王留居京师,而把他们都驱赶到封地居住,目的就在于让他们远离权力中心。为防范诸王勾结,他甚至违背古礼,不允许诸王定期朝会。《晋书·礼志下》:“魏制,藩王不得朝觐。魏明帝时,有朝者皆由特恩,不得以为常。”

李晨饰演的曹丕

魏明帝太和五年,曹植上《求通亲亲表》,对“婚媾不通,兄弟永绝,吉凶之问塞,庆吊之礼虚,恩纪之违,甚于路人;隔阂之异,殊于吴越”的异常规定和现象,提出质疑,请求改革。魏明帝收到曹植此表后,虽颇觉父亲的规定有违人伦,但为维护先帝颜面,还是找“临时工”来“背锅”:“本无禁锢诸侯通问之诏也,矫枉过正,下吏惧谴,以至于此耳!已敕有司,如王所述。”

魏明帝虽允许“诸王及宗室公侯各将嫡子一人入朝”,但这并不意味着放松了对诸王的控制,诸王地位与待遇并无多大改善。即便在特许朝觐期间,对诸王仍有诸多限制,“犯禁”诸王,动辄遭到削夺封国领土的惩罚。如“(曹)衮来朝,犯京都禁。……诏削县二,户七百五十。”

五、严禁诸王任职

魏文帝、魏明帝时规定,宗室不能任政职、军职。即便任职,也是卑微官职。将他们完全排斥在政治权力之外。魏明帝时,曹植生活待遇虽有所改善,但他屡屡上表,请求为国效力,但都被婉拒,“植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既还,怅然绝望。”曹冏曾为此而大声疾呼:“且今之州牧、郡守,古之方伯、诸侯,……而宗室子弟曾无一人厕其间,……今之用贤,或超为名都之主,或为偏师之帅。而宗室有文者必限小县之宰,有武者必置百人之上”。

文史君说

曹魏苛禁诸侯政策,追根溯源,在于曹操大力推行法术之治。其直接诱因,则在于曹操晚年储嗣之争,曹丕虽年长,但武略不如曹彰,文才输于曹植。其之所以能够胜出,在于治国能力,略优于诸弟,因而最终为曹操选择为继嗣。由此,曹丕对宗室诸王,防范之心尤其严厉。魏明帝虽在表面上对宗室有所礼遇,但本质上并未改变限制之策。以至临终,也改变初衷,将最初确定的宗室燕王曹宇领衔辅政,改为宗室曹爽与司马懿联合辅政。

曹魏苛禁诸侯的政策,就其后果而言,虽在表面摧残了宗室诸王的势力,巩固了曹丕父子的统治,但从长时问的效果看,严重危害了曹魏的统治根基。以至于司马懿父子篡位时,宗室诸王束手无策,毫无作为,束手待毙。真所谓“始作俑者,其无后矣!”

参考文献

1.(西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年。

2.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

3.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年。

4.白寿彝总主编、何兹全主编:《中国通史》(第五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年。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郛生)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ziganga.com/tzgnz/10584.html